目標引領,使命催征。在中國五礦“大干60天、沖刺全年旺”活動攻堅階段,中冶天工工業工程公司承德建龍釩鈦新材料深加工項目團隊士氣高昂、信念如磐,全員以實干篤行前行,為中冶天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再添耀眼業績。
該項目是公司持續推進“以戰場保市場,以市場促戰場”營銷策略取得的又一戰績,也是公司近年來承攬的第一個管加工熱處理項目。項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平安堡鎮,公司承攬其(二標段)主廠房鋼構安裝及設備、電氣安裝工程。其主要施工涵蓋主廠房鋼結構安裝、主廠房圍護、主廠房設備安裝、主廠房管線安裝、主廠房電氣設備安裝、水處理系統及外網工程等施工內容。
該條生產線設計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裝備和成熟穩定的智能制造技術,產品定位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具備高精度、優秀的表面和優良的性能。項目建成后,將助力承德建龍再塑“釩”產業新賽道新優勢,推動承德建龍提速走向碳中和,實現綠色制造,全面提高市場綜合競爭力。
職責分明協同共進,項目團隊彰顯高效執行力
項目團隊牢牢秉持降本增效、質效雙升原則,在職責劃分上做到極致分明,每一項責任都被精準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使得團隊成員對自己的工作任務和職責有著清晰的認識;每一道施工工序都經過細致的工作劃分,每一個步驟都經過精心安排和嚴格把控,使得施工過程更加有序、高效。施工現場,全體參戰員工緊密團結、齊心協力,憑借著高度的責任感,全力以赴履行各自所肩負的職責,施工人員嚴格按照工序要求進行作業,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和延誤,為項目的順利推進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項目團隊更是將精細化管理發揮得淋漓盡致。根據施工作業面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人員,避免了窩工以及工期延誤的現象。通過科學的人員調配,使得人力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在材料管理方面,由專門的材料采購人員負責管道、閥門、保溫材料、電纜與橋架的分期分批供貨,做到材料既不積壓也不短缺,不僅降低了材料的庫存成本,還保證了施工的順利進行。對于工具器具和機械設備,各班組長詳細列出需求明細,由項目經理進行統一協調,有效提高了工器具及機械設備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設備的閑置和浪費,各種機械設備得到了合理的調配和使用,為項目的高效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極限作業空間施工難題獲解,實力在 “憋屈” 中綻放
工業建筑中的鐵皮坑沉淀池在生產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通過重力作用使淬火廢水中的懸浮物沉淀,實現固液分離,對于凈化水質、保護環境、節約水資源以及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意義重大。然而,在該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業主方對原鐵皮坑位置進行了調整,致使鐵皮坑西南角與市政道路之間的最短垂直距離縮短至僅 5.5 米,且坑深最深處達 11.5 米。如此一來,原計劃并已經論證的 1:1.2 放坡大開挖方案無法實施,施工面臨著巨大的安全風險和技術難題。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項目團隊沒有絲毫退縮,迅速果斷地調整施工方案,并重新組織專家進行論證。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和市政道路的通行安全,采取施工區域 30 米范圍內封半幅路,留出半幅道路供業主對重型車輛進行分流管控;在土方開挖至設計標高 -3 米處后,采取錨桿加噴錨支護的方式,同時從設計標高 -3 米至 -13 米處打入 325 毫米鋼管樁,并在管中澆灌混凝土,頂部澆筑混凝土冠梁。
經過項目團隊的不懈努力和精心施工,在滿足業主要求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安全、如期地實現了節點目標。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項目團隊的高超技術水平和強大的應變能力,也為類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外網管道安裝挑戰重重,精彩“通關”
精雕細琢 外網壓力管道“穩穩當當”。該項目外網介質管道安裝量總計約12000米。其中,氮氣、壓縮空氣、天然氣三種壓力管道占比近二分之一,其施工工序復雜程度高且標準要求嚴苛,焊縫等級需達到 Ⅱ 級,天然氣埋地部分更是要求 100% 探傷。面對如此高標準的施工任務,項目團隊始終踐行精細化管理理念,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從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到安裝過程中的各項注意事項把控,再到安裝后的檢驗與調試以及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與監督等各個細節,都做到了精心安排、細致落實,成功確保了壓力管道全線安裝質量可靠、運行安全。
八小時閃電戰,六種介質管道焊接“速配”。在距離業主現有生產線周圍 10 米的外網各介質管道施工區域,為最大程度減少業主供停時間,助力增加生產效益,項目部迅速組織起一支突擊隊。這支隊伍緊密配合、通力協作,結合施工特點和安全管控重點,上演了一場精彩的 “八小時閃電戰”。在規定的短短 8 小時內,他們成功完成了 6 種介質管道(包括煤氣、氮氣、壓縮空氣、生產新水、廢水及采暖)、四個型號(DN800、DN300、DN250、DN200)、兩種形式(普通對接、法蘭式 DN350 閥門連接)的對口焊接任務。這一壯舉不僅展現了中冶天工高效的施工能力,更彰顯了其為業主服務的經營理念和在施工過程中頑強拼搏的優良風范。
89個支架安裝,與電纜“捉迷藏”、和狹小空間“掰手腕”、同上漲河水“爭高下”。廠區內有一條自然形成的雨水河道,按照生產工藝布置安排,河南岸需安裝 89 個管道支架用于承接各類管線。安裝位置下方電纜分布不明,猶如一場與電纜的 “捉迷藏” 游戲,稍有不慎就可能對電纜造成損害。同時,作業空間狹小,給施工設備和工具的使用帶來極大不便。更為棘手的是,正值汛期,河水上漲,這無疑給跨河吊裝作業等施工環節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面對這些難題,項目團隊毫不畏懼。在開挖前,多次運用先進的探測技術對安裝位置下方進行詳細勘察,成功摸清電纜分布情況,有效避免了施工對電纜的損害。針對作業空間狹小問題,仔細研究每一個支架的安裝角度和順序,確保工具和設備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靈活使用。對于跨河吊裝作業這一關鍵難題,團隊成員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精心挑選了合適的吊裝設備,并制定了嚴謹的吊裝方案。對每個環節都進行了反復的模擬和論證,同時密切關注天氣和汛期水位變化,科學設置有效的防護措施和應急方案,全方位確保施工現場和設備的安全。
經過日夜奮戰,項目團隊最終高質量地完成了 89 個管道支架的安裝任務,為后續生產工藝管線的鋪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是承德建龍布局釩鈦產業鏈延伸的重要一環, 投產后可實現加工成品釩鈦無縫鋼管(含石油套管、管線管、石油裂化管、合金結構管、氣瓶管、蓄能器管等)35萬噸/年,將進一步發揮承德地區釩鈦資源優勢,達到品種結構高端化、客戶國際化。
跟我一起看看依托在建項目優勢,該工程滾動經營所創佳績
1.2021年3月25日—2022年8月27日,承德建龍釩鈦新材料項目超大規格圓坯連鑄機一次熱試成功!
該圓坯連鑄工程設計采用的設備規格世界領先,是世界第一條全智能化、數字化連鑄生產線,生產的Φ1300mm的大直徑連鑄圓坯為當今世界連鑄大圓坯最大規格組距,填補了我國在大規格連鑄圓坯生產技術上的空白并領先世界。
項目施工內容包括土建施工、鋼結構、管道、電氣、設備安裝、調試等多個專業,工程施工體量大,施工現場立體交叉、空間受限且專業交接錯綜復雜。自2021年4月初開工至今,項目部克服了電廠拆除滯后,場地狹小、疫情反復等不利因素,打破傳統思維方式,優化施工方案,確保項目順利完成。
2.2022年9月5日—2023年8月10日,承德建龍釩鈦高科棒材生產線一次熱試成功
該條生產線配套了世界領先水平的智能化精整設施,實現了從裝鋼、加熱到出鋼全流程無人操作。投產后,其可生產直徑60mm—180mm圓鋼,產能達100萬噸/年,成為國內產能最高、坯料最大、產品規格最寬的特殊鋼中棒線。該工程所生產圓鋼的成品尺寸精度達到1/2國標一組精度,項目的投產實現了工程機械用鋼產品及規格能力的全覆蓋。
項目施工內容涵蓋鋼結構、管道、電氣、設備安裝、調試等多個專業,工程施工體量大,設備安裝精度高,質量控制難度大。施工過程中,為確保軋機減速機與電機正常運行時轉速穩定可靠,項目團隊在常規校準儀器基礎上采用千分表進行校核,最大程度實現其徑向位移和軸向位移誤差保持在0.1mm以內;冷剪設備安裝過程中,由于安裝空間有限,項目部反復驗算數據,并持續優化施工組織方案,最終成功將重約106噸的冷剪一次性安裝就位。
3.2024年4月5日進場,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建龍節能減碳項目
項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北馬圈子鎮,主要施工內容為除塵系統能效提升系統煉鐵、煉鋼除塵改造土建、鋼結構部分施工工程。項目的建設有利于承德建龍實施節能減碳技術路線,實現以綠色轉型為引領,打造低碳綠色產品,助力全行業和全社會的低碳可持續發展。
截至當前,4#轉爐二次除塵系統改造工程圓滿完成,能源廠風機改造工作順利收官,215環冷機機尾除塵風機除塵管道的拆除與安裝工作也高質量結束,天方地圓管道安裝也已經順利達成。這些成果,凝結著每一位團隊成員的辛勤付出與智慧結晶。接下來,項目團隊向著11月中旬265環冷機機尾除塵改造工程節點全力沖刺。這將是又一個關鍵的挑戰,我們有信心憑借團隊的力量和專業精神,再次書寫工程建設的輝煌篇章。
項目的竣工投產,是天工人傳承弘揚“工匠精神”,秉持“天工質造”理念逐綠而行,以實際行動踐行央企擔當的又一次生動實踐。中冶天工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國家低碳綠色發展為號召,以嚴的標準、高的要求聚力打造低碳標桿項目,以專業力量服務“雙碳”目標,以一流品質打造匠心工程,助力繪就綠色低碳發展新藍圖,為建設大美中國提供高品質“天工力量”。
來源:工業工程公司
發布時間:2024年12月25日